平面構成的造型元素

........在平面構成中基本造型元素為:點、線、面。任何形都離不開點、線、面,只要轉化為平面構成中能運用的形態,都必然是點、線、面的具體表現。下面將對點、線、面的概念、性質及構成進行具體分晰。

1. 點

1. 點的概念是什麼?

........從設計上看,畫面中細小的形狀是點。
........從幾何學來講,直線與直線相交之處或線段兩端,便顯示了點的位置。點不具長、寬、高、厚度,只具位置。但從藝術設計角度來看,如果點不具有形,便無法作出視覺上的展現,所以必須具有大小、面積、形態的要素。

........
一般來說,如果點過於小、輪廓不清、中空等都會顯得較弱,而內部充實,輪廓明確,既使面積不大的點,也可成為銳利醒目的點。就點的形狀而言,圓點較為特殊,最具有點的特性,不論大小,都會有很強的點的特征。正圓點同時具有位置與大小,而其他形態的點則除位置、大小之外,還具有方向。

2. 點的變化有哪些?

........形狀的變化表現為單體點的方、圓、角、規則與不規則等方面的變化。
........面積大小變化。
........單體點和群體點組合變化。
........位置、聚合的變化。

3. 點的特點是什麼?

........由於點具有細小單位的特點,所以能創造豐富多彩的新形態,具有簡潔、生動、有趣的特點。其中單個點的存在還具有突出與強調的作用,集中人們視線,形成視覺中心。
點的性格:點的不用形態,往往能引起人們對自然物和自己經歷過的某些事物的多種聯想,加之單純的點能給人以某種情感的傳達,因此,不同的點有不同的性格。如:方形的點使人有堅實、規整、靜止、穩定與冷靜之感,圓形的點往往給人飽滿、充實、運動、不安定的感覺;多邊形的點會有尖銳、緊張、躁動、活潑的聯想;不規則的點會有自由、隨意的感覺等等特點。

4. 點的構成方式有哪些?

........點的構成方式可分為等點圖形、差點圖形、網點圖形。



1. 等點圖形:

        由形狀、大小相同的點構成一個畫面。

........等點組成的各種各樣的物形在現代視覺傳達中的應用非常廣泛。最早把等點運用於畫面的,是18世紀印象主義「點彩派」畫家修拉,他從色彩混合理論得到啟示,運用大小相近的純紅、純綠等純色點,組成一幅幅在當時看來非常獨特的風景畫和人物畫。

........另外一個重要人物是康定斯基,他在德國包豪斯學院任教的過程中,從全新的角度豐富了「點」的內容,他對點的理論和實踐,被20世紀中的光效應藝術所繼承和發展。他為構形方法增加了新的內容,尤為重要的是等點圖形大眾化,對現代設計起了深遠影響。等點圖形被設計師廣泛應用於平面設計之中。


  

  


2. 差點圖形:

        由形狀、大小不同的點構成一個畫面。

........大小不同、形狀不同的差點相互排列組合,可以形成具有豐富變化的,個性與特點極強的畫面,很有表現力。「運動感」、「現代感」是差點圖形最大的特點,由於點的大小秩序排列產生了方向,排列的疏密程度產生了動感。在網絡、信息時代的今天,效率與速度成為衡量社會進步的標尺,所以在標誌設計、網頁設計中動感的效果更為人所重視,而差點圖形正是為這種文化現象服務的好方法和有效形式。

  

  

  

 



3. 網點圖形:

        不規則的點按同一規律間歇重複、增長或減少而構成一個畫面。

........網點圖形起源於膠版印刷機的應用,現代印刷術使印刷照片精度發展到相當高的水平,但這些圖像其實是由眼睛看不到的點通過一定規律排列組合而成的,在放大鏡下我們可以看到這種現象。與印刷網點所追求的高密度、高精細相反,平面構成的網點圖形恰恰是利用黑、白、灰不同形狀的放大的網點,構成一幅可識別的、有具體形象的圖形。
網點圖形具有秩序組合、富於肌理感的特點,體現了理性與感性的結合。在現代設計頗具影響的波普藝術中就有許多採用網點構成方式進行創作的作品。網點圖形在現代設計中被廣泛使用,用以表現變化的時空觀念中的概念與形象。其表現方式逐漸成熟,特別是隨電腦技術的廣泛應用,這種方法顯得更為方便、快捷,并從新的意義提高與豐富了網點圖形的內涵與外延。
  


2. 線

1. 線的概念是甚麼?

........極薄的平面互相接觸時,其接觸的地方便成為線。線也可以說是點的連續和延長,有直線、曲線、折線、粗線、細線等形式。

2. 線在平面設計中的視覺特徵有哪些?

........粗線較細線更為醒目,長線較短線更為突出,成角度的線較水平線、垂直線更富變化。

........直線的視覺效果偏重於靜態,較為理性;水平線平和穩定;垂直線硬挺沉穩;向上方傾斜的線具有上升積極的感覺;向下傾斜的線則具有沉降消極的感覺。曲線較直線更具動感、柔和且帶有彈性;折線帶有波動性。

........
線也可以有不同的「性格」,用尺規畫的線理性強,具有冷靜而堅強的視覺印象;徒手繒制的線感性強,因為藝術家描繪的時候心理的波動可使線在力量、速度、方向產生微妙的變化。
     
      


3. 線的變化分幾種?

曲直變化。
粗細變化。
力度變化。
不同方向的變化。
各種不同形式的線的組合。
不同位置的聚散組合。

4. 線的構成方法有哪些?

1. 等線圖形:

        粗細相等的線的排列組合構成的物形,可以是等直線、等曲線、放射線、傾斜線或黑白變換的等線。

........等線的掛列、組合可以構成許多生活中存在的和意想不到的形象。將線按一定規律排列,使得線與線重複構成、組合出複雜新穎且具有意味的形象,甚至於組合成具有了立體感的三維物形。

........等線圖形構成方法的起源應追溯到歐洲的版畫,它們大多用手工繒制,形成多為整齊排列如梳子齒狀的形狀,後來這種方法,也用來表現具有光影、立體感的物體。

        現代等線圖形多用計算機輔助軟件完成,效果更加突出,更具個性。

     
  

 

2. 差線圖形:

        粗細不同、不規則的線排列、組合構成的物形

........不同粗細與不同形狀的線條,組合在一起可以產生非常豐富的變化。差線圖形在現代設計中也被廣泛應用,它不僅能表現物形的外輪廓和面的邊緣,同時也可表現物形的結構、運動、節奏、空間等方面。蒙特里安與康定斯基對差線圖形均有所研究并有很大貢獻,他們從理論上進一步論述了把差線圖形作為構成方法的可能,并對差線圖形進行了概括、總結。

  


3. 屏線圖形:

        是指線從一端到另一端,呈現繼續變粗或變細的排列特徵而構成的物形。

........屏線圖形的特點是線條排列體現了一種速度感、動感及節奏感。
........1984年由羅伯特.邁爾斯設計的美國洛杉磯第二十三屇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標誌便是用屏線組成的五個五角星形狀,虛實結合、層次分明,「星」的組合代表美國,屏線的處理既體現國家的莊嚴、明確的識別特性,又體現了體育的動感和時代的效率。屏線圖形在非常單純化、簡潔、明快的圖形輪廓中,體現了黑、白、灰的明度變化及具有方向性的動感,特別是在現代標誌設計及標誌輔助圖形中被廣泛應用。
  

 

 

 


3. 面

1. 面的概念是甚麼?

........幾何學中「面」是「線移動的軌跡」。將自然形態的受光面、背光面、投影部分或幾何形態的面,通過分離、連接、透疊、差疊、包圍等不同方法的形式處理,構成一幅幅生動的畫面。

2. 面在平面構成中有哪些形態?

........一般來說,面往往在畫面中所占比重較大,因而面的大小、形態、位置就顯得十分關鍵。面的形態對平面設計的整體效果可以說起了主導作用。

面的形態可以分為規則形的面和不規則形的面:

1. 規則形的面

........規則形的面是由圓形、方形、角形等規則的幾何圖形所組成。圓形,視覺效果完整且具動感;正圓形的中心對稱性中柔和見沉穩,在圓形中截取的任何一部分既是弧形,弧形比圓形更具有運動感與速度感。方形,因適合人在生活中對直角的特殊感受,通常給人穩固、堅定、不易改變的心理效應,所以適於表現厚重、有力、固執等概念;角形,其突出的角給人以緊張感,帶有較強的不安定性和刺激性。最簡單的角形--三角形,由於特有的穩固結構和尖銳突出,具有向空間挑戰的動態個性表現出激烈擴張的感覺。垂直的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則最有穩固、堅實、不可撼動的感覺。

  

2. 不規則形的面

........不規則形是由曲線、直線圍成的複雜的面,其個性複雜,同一形態可因觀察環境和觀察主體的主觀心態的不同而產生理解上的變化,可表現較為複雜的情緒。不規則形融入了圓、方、角的多種因素,其表現的多少可傾向於不同的視覺印象。

  

        

 

3. 面的變化有幾種?

面的形狀變化:面所體現、傳載的圖形的輪廓、邊緣的變化。
面的方向、動感的變化:有方向性的面的組合會塑造動感的畫面氣氛。
面的位置、聚散的變化:「面」的疏密聚散變化會造成畫面繁雜、簡潔、明確興混沌的不同效果。
面的正負形對比的變化:正負的反轉使「面」的關係更加豐富,更豐於變化。
漸變與突破的變化:漸變體現出連續的有因果的圖形印象;而突變則具有相同的心理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