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spectivism

透視主義

 

概說

        透視主義涵蓋各種在二度平面(如畫布或紙等)創造三度空間幻象來呈現空間的技巧。透視法在15世紀中葉的早期文藝復興時期,發展成一套嚴謹的規則和理論,但到了15世紀末葉的盛期文藝復興,最前進的藝術家(尤以達文西最知名)已經開始探索透視法的侷限與曖昧性了。
 

關鍵字
        三度空間;景深;線性;大氣;統一;退縮;持續
 
主要定義
        喬托是最早在作品中創造虛幻空間的藝術家,他藉著從側面呈現建築,造成牆壁彷彿是斜斜地遠離觀畫者,而後退到畫作「裡」的想像空間。他還使用幾種技巧創造類似的景深效果。其他藝術家(尤以北歐畫家最突出),則藉著將遠方物體畫得比較小的方式來創造景深。
 
        透視法重大的創新,來自布魯內雷斯基以數學建構遠近配置的實驗,以及阿爾柏蒂的著作《論繪畫》(On Painting)(1435及1436年)一書。這兩位畫家確立了現在所謂的「線性透視法」。其他語詞,如數學的、科學的、幾何的、視覺的以及文藝復興的透視法,也都有人用,不過,還是以線性透視法這個詞最常見。
 
        透視法採用水平線上的「單一消失點」技巧,它包含兩項重要的繪畫效果。首先,畫中所有朝水平線後退的想像或真實線條,都在單一消失點上匯聚。其次,畫中一切尺度,都可以根據它與單一消失點的嚴密相對關係得出。
  
        達文西是第一位畫出令人信服的「大氣透視」(aerial perspective,達文西造的詞)效果的人。當我們認知世界時,遠方物體因為大氣效果,看起來比較黯淡、模糊。大氣透視就是應用這個藝術原則,透過小心控制色彩和色調製造出空間效果。